问一下几个成语的意思``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4 17:37:15
1.针砭时敝`` 2.若即若离`` 3.尚代商榷`` 4.擢发难数``
5.置若罔闻`` 6.风声鹤唳`` 7.壁立千仞`` 8.涣然冰释``
9.相反相成`` 谢谢了``

1.针砭时敝`:指发现和指出当时的错误并加以批评,以求改正
2.若即若离``:好象很近,又好象很远,形容对人的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,令人琢磨不定。
3.尚代(待)商榷`:有待商议和权衡
4.擢发难数`:指罪恶多得难以记录,形容人罪大恶极`
5.置若罔闻`:放在以便不加理会,就像没听见一样,形容不加理睬
6.风声鹤唳`:愿意是风吹的声音和鹤叫的声音,后形容惊慌失措,相互惊扰。
7.壁立千仞 :形容岩石高耸。出处: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~,无欲则刚。
引申出无欲则刚,前句的目的就是为了说后句,此处无实际意义
8.涣然冰释`:比喻疑虑、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。`
9.相反(辅)相成:比喻两种事物互相辅助,互相促进,强调:缺一不可。

针砭时弊(zhēn biān shí bì)
解 释 砭:古代治病的石头针。指出现下社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,恶劣习气等。比喻指出错误缺点。
“针砭”本意当然是说用针灸砭灸治病,现在常引申为指出和发现(错误);“时弊”是指时代弊端和社会毛病过错。两者合在一起,“针砭时弊”是当今常见用语,当然是说像医病一样,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,又针又砭,求得改正向善。

成 语 若即若离
拼 音 ruò jí ruò lí
解 释 即:凑近。好像接近,又好像不接近。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,也形容含混不清。
出 处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,如蛱蝶穿花;若即若离,似蜻蜓点水。”
用 法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态度不明朗
示 例 鲁迅《三闲集·匪笔三篇》:“这种拉扯牵连,~的思想,自己也觉得近乎刻薄。”
近义词 敬而远之、貌合神离

尚代商榷: 还没有确定下来得,需要商量的.

擢发难数
zhuó fà nán shǔ
这个成语出自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。
战国中期,魏国贤士范雎随魏中大夫须贾奉魏昭王之命,出使齐国,在齐国呆了数月。齐襄王听说范雎有辩才,派人赐他十斤黄金,还有牛酒。范雎委婉地拒绝了。须贾知道后大怒,